用气急败坏来解释自己的脸红,很认真地对两位家长告状,“下午的汉堡这么好吃,我干嘛要给自己找麻烦。”
阴阳怪气的语调,还不忘记拍个马屁。
傅元初自然要还嘴:“蒋京津你少造谣,还不是你自己馋。”
顾女士笑着摇摇头,表示拿他们两个没办法。
倒是林女士手不停,边挑出新要用的丝线,边道:“照你们两个这么吵下去,看来我这礼物是没法送出去咯。”
“什么礼物?”蒋京津顺嘴接话。
林女士拿着十字绣在两人面前比划:“还能什么?你俩的结婚礼物……”
话还没说完就被蒋京津的尖叫声打断:“妈你说什么呢,谁要跟他结婚啊!!!”
如果有摄影机做记录,蒋京津就会知道,自己花三个小时看那部电影是多不值得,明明这种有关“喜欢”的狗血剧情,她自己演来更逼真也更吸引人,声音里当然有恐惧,但细看,表情里也不乏某种惊慌失措。
林女士和顾女士被她吓一跳,一下子愣住。
“你这孩子,怎么一惊一乍的,差点把你妈魂都吓出来了,”林女士瞪她一眼,“谁说让你俩结婚了,一人一个礼物我又不是绣不出来……”
互联网上经常有关于双胞胎的帖子,据说家长什么东西都必须准备两份,就连挨打这种事,给两个人的巴掌无论是位置还是数量都得一模一样,否则稍有不慎,就会因为“不够公平”闹得鸡飞狗跳。
顾女士第一次看到类似帖子的时候,立马分享给了林女士,两位母亲都深表赞同。
傅元初和蒋京津算是被两家人放在一块儿一起养长大的,很小的时候,傅元初冷静的性格已经初见端倪,比起懂事,更像是不屑争抢什么,蒋京津则完全相反,完全是混世魔王的雏形。
所以,家长们只以为此刻蒋京津反应这么大,是以为自己要和傅元初同分一份礼物。
倒是傅元初反应快,冷笑一声:“怎么?一提到结婚你这么应激呢?”
虽然不在乎礼物是不是平分,但被这么嫌弃,应该谁也不好受。
这样想着,顾女士和林女士对视一眼,默契决定绝不参与这场即将到来的争吵大战。
“结婚当然不至于,那也要看是跟谁好吧?咱俩要真在一起了,那恶心人的程度不亚于沙僧和猪八戒搞基,”蒋京津语速飞快,顿了一下,还不忘强调,“你是猪八戒。”
顾女士虽然开明,但作为一个正儿八经的文学教授,还是接受不了如此狂野的比喻,并且试图压下战火:“那个,倒是也没到这个地步……”
“所以平时跟我在一起你就觉得恶心?”
战况愈演愈烈,顾女士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一贯都情绪稳定的傅元初打断。形容词不算很文雅,但他整个人都出奇地平静,乍一看,甚至像是在和蒋京津认真探讨什么重要问题。
“你偷换什么概念,我说这话是有先决条件的,”蒋京津没收着力气,把杯子放上茶几,清脆的一声响,但是语气也缓了很多,“我无缘无故说你是猪八戒干嘛?我有病啊?”
这种莫名奇妙的争吵,说实话,在两人之间经常发生,现在语气都平静了,也该差不多了。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稍歇的空隙,林女士赶紧哄孩子:“你们俩叽里呱啦说什么呢,就一个刺绣,怎么就说到这儿了……”
顾女士也赶紧接话:“对对对,你们俩说话的时候也考虑点长辈,我们可不年轻了,差点都跟不上你们……”
小时候两人吵架,家长们还能用糖果或者棍子来威胁他们平息下来,如今只能好言好语的劝,还要提心吊胆到底能不能起作用。
好在蒋京津这脾气来的快去的也快,趁热灌完最后一口牛奶,也就冷静下来。
对应的,傅元初也没有再说什么。
前一秒还在鸡飞狗跳的空气,后一秒就平静下来,生活如果真的有可能是一部电影,诡异弥漫的这一瞬间,应该立马要有罐头笑声响起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