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谢将军,谢姑娘了。≈太监笑着道喜。
≈多谢公公,不知公公如何称呼?≈谢承安起身,顺势递给太监一个荷包。
≈奴才姓赵。≈
赵公公一边回答,一边把荷包接过来收好,还偷偷地掂了掂,暗自点头,感叹谢承安大气。
谢承安做出一个请的姿势,≈赵公公留下喝杯茶?≈
赵公公摆手,≈不了,奴才还得回宫复命呢。≈
谢承安不再劝,客气地将人送出门。
在门口处,赵公公离开前,不忘给谢承安卖个好,说了燕王因为殴打晋王被责罚的事。
谢承安听了又连连向赵公公道谢。
等赵公公离开,谢承安才进屋。
谢元秀把手里的圣旨抛了下,说道:≈大哥这下放心了吧?≈
谢承安:≈……≈
总感觉妹妹这话有嘲笑的意味,他刚刚嫌弃燕王没用,接过转头人就求来了圣旨。
真是打脸来得太快。
不过他还是很为妹妹高兴的,有了这圣旨,妹妹和燕王就名正言顺了。
皇帝给燕王赐婚的事情很快就传开来了。
当得知燕王妃是谢元秀的时候,很多人都是一头雾水:谢元秀是谁?他们怎么没听说过这个名字?
于是,京城里很多人开始打听谢元秀是何方神圣,居然能让皇帝赐婚给燕王为正妃。
≈你说什么?燕王妃是谁?≈
镇国公府内,当宁元君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手里的茶盏都拿不稳,直接掉在桌面上,然后滚了一圈,成了碎片躺在地面。
宁元君彷佛听到了天大的笑话,不可置信地再次问出声。
知书在心里暗暗叹气。
主子实在是太不稳重了。
知书神色平静地回答:≈回夫人,是谢元秀,就是您心里想的那位。≈
知书在听到府里下人的议论的时候,还特地去打探了一番,才确认被赐婚的谢元秀就是她家小姐视为仇人的那位。
知书知道,小姐在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一定会生气,但是她还是选择了告诉她。
无他,就算她不说,小姐也一定会很快知道的。
因为这事已经在京城传开了。
甚至连燕王为了谢元秀和晋王大打出手的事都没瞒住。
毕竟晋王那一脸的伤掩盖不住,而燕王又是被罚跪又是被禁足,这事稍微一打听就知道了。
为此,京城里不知道多少闺秀气得撕了手帕,并且记住了谢元秀这个名字。
≈这怎么可能?≈宁元君先是轻声低喃,而后一挥手,直接将桌上的茶盏推到地上。
≈谢元秀!谢元秀!≈宁元君咬牙切齿地喊出这个名字,≈她凭什么?凭什么!≈
宁元君心里在不断呐喊:她谢元秀凭什么这么命好?
上一世,她顶着自己的身份嫁给严玉堂,成了世子夫人,被严玉堂捧在手心里宠着。
这一世,她提前回来,揭穿谢元秀的身世,可是她居然攀上了燕王,甚至让燕王为了她和晋王大打出手,还向皇上请旨赐婚。
更离谱的是皇上居然还同意了!
皇上他是疯了吗?居然让一个农户之女当燕王妃?
谢元秀这个狐狸精到底有什么魅力,居然迷惑了一个又一个男人?
当然,这些都是宁元君的心里活动。
她的那些大逆不道的想法可不能说出来。
哪怕在信任知书,宁元君也不敢让她知道自己骂皇帝是个疯子。
乐安侯府,刘氏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是一惊。
她问心腹,≈你没打听错?燕王妃就是咱们府上出去的谢元秀?≈
刘氏的心腹点头,肯定地说道:≈夫人,奴婢没打听错,奴婢甚至还去了谢家附近,亲眼看到了谢姑娘。≈
心腹没说的是,谢姑娘比以前容貌更甚,难怪能迷得燕王和晋王为之大打出手。
刘氏沉着脸,不知道心里在想什么。
许久,刘氏才叹了一口气,说道:≈罢了,她怎么样终究是与咱们无关。≈
不过很快,刘氏就不能这么平静了。
在得知侯府养大的谢元秀成了燕王妃后,侯府老夫人和侯爷宁楚立刻向刘氏发难,责怪她当初不该不顾养育之人,将人赶出府去。
若非刘氏,燕王如今就是他们乐安侯府的女婿了。
有了燕王这个女婿,乐安侯宁楚想要谋一个实权位置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不过,刘氏现在还顾及不到这些,她正为自己的女儿担心呢。
女儿的心结她多少都知道些,她就怕女儿钻了牛角尖。
毕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