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钱氏就问了出来,≈对了,这段时间你婆婆怎么不过来了?难不成良心发现了,所以不来找你们的麻烦了?≈
这个问题不仅钱氏好奇,就是武氏和李寡妇也是。
三人齐齐看着王氏。
王氏:≈……我也不知道。≈
她是真的不知道。
她只知道自从那次谢老太太来他们家出言威胁被女儿送出去后,就再也没来过了。
而且女儿也没对谢老太太怎么呀。
谁知道谢老太太是怎么想的。
武氏道:≈我听你大嫂骂你婆婆,似乎是你婆婆不允许他们再过来找你们麻烦了。≈
武氏跟谢老太太一家是隔壁邻居。
乡下院墙低矮,这边往墙根一站,直接就能将对面看个清清楚楚,所以隔壁老宅发生了什么,她再清楚不过了。
钱氏更惊讶了,≈真的?≈
武氏点头,≈我听得真真的,就是荷花的婆婆不许他们过来的,为了这事,苗氏没少责骂荷花的婆婆,就连方氏似乎也不高兴。≈
钱氏道:≈她们当然不高兴了,谢老太太不过来打秋风了,她们得错过多少好东西呀,尤其现在荷花的日子过得这么好,她们能高兴才奇怪。≈
钱氏啧啧两声,≈看来这谢老太太还真是改邪归正了!≈
武氏却是不信的,≈谁知道呢,不过她不过来才好呢,荷花好不容易有现在的日子,可不能让她再来搅和了。≈
武氏没说出来的是,她不仅一次看过谢老太太看着谢满银家的方向发呆,有时候面上带着愤恨的神情,而有时候目露惊恐。
若是愤恨她还能理解,毕竟儿子日子好过了,却因为被伤了心不理她这个亲娘了,能不让她愤恨吗?
可是这惊恐就让她十分好奇了。
甚至有好几次,她都想问问谢老太太了,可是想了想,最后还是闭了嘴。
她觉得,就算她问了,谢老太太也不会说的。
不过她觉得谢老太太也是自作自受。
谢满银可是她的亲生儿子,又不是捡来的,就算偏心也不能做得太明显。
这不,偏着偏着,最孝顺的儿子都跟她离了心。
至于谢满金和谢满铜两家?
现在两个老人还能干活,还有利用价值,他们不嫌弃两个老人。
等两个老人老了,动不了的那一天,谢满金两兄弟指不定怎么嫌弃他们呢。
可惜,谢老头夫妻两人都看不透。
武氏不知道,看不透的只有谢老太太,至于谢老爷子,心里早已经知道了。
正是因为知道留在身边的两个儿子靠不住,他才会警告自己婆娘不要去找谢满银的麻烦。
只可惜谢老太太不听他的,表面应得好好的,背地里却偷偷过去。
若不是被谢元秀威胁吓唬一通,她现在还不能消停下来呢。
王氏:≈却是,他们不来作妖,家里可清净多了。≈
她说起这话的时候,面上带着笑容,显然对于现在这样的日子十分满意。
三个妇人加上王氏,一共四人,一边说话一边干活,花了两天时间,才把果肉和杏仁分开。
果肉则被王氏做成了果脯。
方法还是谢元秀教给她的。
王氏一开始不敢多做,先用一小部分试了试,发现成品很好,这才放心地把剩下的果肉做成果脯。
至于杏仁,则是由谢元秀动手,经过处理后再次卖给了回春堂。
而果脯,也被谢元秀拿去县里,卖给了零食铺子。
最后,王氏一结算,发现扣除了请人的人工成本还有做果脯需要的白糖的成本,他们竟然赚了五十两银子。
只今年就把买杏林的钱给赚回来了。
王氏这下对于女儿的决定可是再信服不过了。
想到家里即将办养殖场,那一定也能赚钱,这样儿子们读书的银子、以后女儿出嫁的嫁妆,就有希望了。
心里有希望,王氏干劲十足。
天天盼着牛羊快点回来。
就在养殖场建好的第三天,就有人赶着一大批的牛羊来到了杏花村。
这么多的牛羊进村,可谓是引起整个村子的轰动了。
杏花村的人,有一个算一个,都跑出家门,看着那一大片的牛羊。
看着那些十分精神的小牛犊子,不少人都十分惊奇。
≈这就是北戎人专门养来吃肉的牛?≈有人问。
旁边有人附和道:≈应该错不了,看着就跟我们这边的牛不一样,也不知道这些牛能不能干活?≈
≈应该不能,我问过满银兄弟了,他说这种牛根本不会干活,只能养来吃肉。≈
≈那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