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高,可以和名作曲家平起平坐。
&esp;&esp;有个著名的女歌星坂本冬美,学演歌出道,中途去玩乐队唱流行歌,唱出了名气,后来唱着唱着发现,唱流行歌自己不作曲真的没地位,后来又老老实实的继承唱演歌的师父的衣钵去了。
&esp;&esp;从那以后她就一直是和服美人出镜,几乎年年红白歌会都有她,地位高得吓人。
&esp;&esp;然后她唱流行曲那个年代,那副水手服加眼镜的纯真扮相,就成了绝唱,这个年代的她被歌迷们煞有介事的称作“小美”,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是坂本冬美的妹妹什么的。
&esp;&esp;和马再仔细看名片,看到这个人的名字:大岩川侯一,名号是制作人。
&esp;&esp;“大岩川先生,”和马再次抬头看着对方,“请问您……有什么事情吗?”
&esp;&esp;“是这样的,我希望能把您的几首曲子,重新配乐,然后出专辑。这不是您已经答应要给大阪艺术大学的几位学生未来的作品配乐了嘛,我想现在出个专辑,对这部将来的作品,也是有好处的呀。”
&esp;&esp;和马想了想,问道:“出专辑,我有钱分对不对?”
&esp;&esp;“那肯定啊,您可以按照专辑初版磁带的数量,获得预付的版税,如果超过了合同规定的基准线,还能按照实际销量的百分之十提成。”
&esp;&esp;和马点头,然后又问道:“这个预付的版税,什么时候我能拿到,明年三月之前可以吗?”
&esp;&esp;三月要交学费,千代子还在为筹钱头疼呢。
&esp;&esp;“原本是不行的,这种事情要编列预算,至少也得下下个财季。不过,可以特事特办嘛。”
&esp;&esp;预支部分版税算是日本这边的潜规则,主要目的是在真正的版税下来之前,别让作家饿死。
&esp;&esp;毕竟版税要统计销量,然后走预算什么的,一本书出版上架开卖,到发版税短的一年长的几年。
&esp;&esp;作家们就指着版税吃饭,不预支一些作家就饿死了。
&esp;&esp;这个纸媒出版行业的潜规则,又延伸到了漫画和音像制品出版业。
&esp;&esp;和马盘算了一下,点头:“好!我们签个合同,合同里要说明,预付的版税明年三月之前要到位。”
&esp;&esp;“没问题没问题。那……我们什么时候能拿到歌曲的曲谱?”
&esp;&esp;和马:“我没有曲谱啊,我根本不懂作曲。这样,你们总部在东京吧?之后派几个人到我道场来,我把全曲吹一遍给他们听,他们扒谱。”
&esp;&esp;其实南条和委员长应该很愿意扒谱来着,但是现在骚尼要拿去卖钱是吧,那当然就让他们多付出点劳动啰。
&esp;&esp;大岩川点头如捣蒜:“好好好,那我们转天拿着改好的正式合同,再登门拜访?”
&esp;&esp;和马心想你们合着不是想和我在医院门口就签约啊,那你们来干嘛?就跟我打个招呼?
&esp;&esp;这大概就是日本的商业文化吧。
&esp;&esp;和马:“好的,可以。”
&esp;&esp;大岩川连说几个感谢,随后话锋一转:“其实,我们还有一个不情之请,我们旗下有一位艺人,非常喜欢您的曲子,不知道您能否……”
&esp;&esp;和马看了眼跟在大岩川身后的妹子,心想这个应该就是那位“喜欢您的曲子”的歌手了。
&esp;&esp;一般。
&esp;&esp;和马:“我要考试的,你们不会想让一位明年三月就要应考的考生抽时间给你们作曲吧?”
&esp;&esp;“呃,这个……以您的才华,写个曲子花不了多少时间吧?”
&esp;&esp;是花不了多少时间,抄歌嘛,最花时间的部分是把曲子吹出来那部分。
&esp;&esp;但是你叫我写,我就写,那不是很没面子?
&esp;&esp;何况这女歌手长得还一般。
&esp;&esp;可能是歌喉比较好,长相一般的那种?
&esp;&esp;但是和马已经见过长相超甜美,歌喉也宛如天籁的妹子了。
&esp;&esp;“对不起,在东京大学的招考结束之前,我不打算给任何人写歌。”和马一边摆手,一边向南条家的黑色高级轿车走去。
&esp;&esp;“那等考试结束也可以啊……桐生先生!桐生先生!下次我带合同去的时候,请您顺便听一听她的歌声……”
&esp;&esp;和马无视了大岩川侯一,上了车。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