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7章(2 / 3)

哪儿”这个问题。

&esp;&esp;荀攸涵养极佳,对于凑到自己身边来说话的曹冲并不反感,如实将曹彰的去向讲了出来:曹彰护送蔡邕之女回陈留郡去了。

&esp;&esp;照理说这点事用不着曹彰亲自去,不过曹操听闻这位有名的才女能够默写出其父的藏书,便让曹彰将她护送回去好生保护起来,等她把书都抄录好了再回来。

&esp;&esp;反正,曹操绝不是馋蔡邕家的藏书,单纯是爱惜蔡邕之女的才华!

&esp;&esp;曹冲越听越觉得这个剧情很熟悉,仔细一琢磨,这不是蔡文姬吗?

&esp;&esp;历史上有挺多与蔡文姬有关的记载,比如后世流传有很多与她相关的诗词戏文,著名的有《悲愤诗》《胡笳十八拍》《文姬归汉》等等;再比如她本来字昭姬,后来出了那位“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司马昭,她便要避讳司马昭名讳改为文姬。

&esp;&esp;这些传说故事争论颇多,曹冲也不晓得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反正这是个很厉害的才女就是了!

&esp;&esp;听荀攸说蔡文姬果真能默出家中藏书,曹冲也有些眼馋了。

&esp;&esp;曹冲一阵惋惜:“父亲怎么不把蔡先生留在邺城?”

&esp;&esp;这么出色的记忆力,不忽悠来他即将成立的出版社当编辑着实可惜了!

&esp;&esp;荀攸见曹冲眼睛熠熠发亮,笑着说道:“主公的意思是再给她在家乡寻一门亲事,等她成家之后再将她们举家接过来也不迟。”

&esp;&esp;这世道太乱,一个弱女子终归难以安稳生活,何况蔡邕无后,蔡氏再嫁也算是为蔡邕传衍子嗣了。

&esp;&esp;曹冲倒没考虑那么多,听荀攸这么说觉得有理。他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晓了,又追问:“那三哥什么时候可以回来?”

&esp;&esp;荀攸说道:“应当不会太久,他早我们半个月出发,取书可能会耽搁些时日,约莫晚个半个月就该从陈留郡那边归来了。”

&esp;&esp;一听还有半个月,曹冲心里顿时有了数,准备好生备些吃食给曹彰。

&esp;&esp;这绝对不是心虚,而是弟弟对哥哥的关心来着!

&esp;&esp;一会他马上就写信托人送去陈留郡,好好表达一下久别多时的思念之情,绝对要赶在二哥告状之前让三哥感受到这份浓浓的兄弟情义!

&esp;&esp;曹操在上首坐着,一眼便瞧见曹冲先是凑到荀攸旁边嘀嘀咕咕,接着又露出一脸狡狯的笑容。他把手里的酒杯放下,问荀攸和曹冲:“你俩在说什么悄悄话,说出来让我也听听。”

&esp;&esp;曹冲听曹操这么一开口,顿时有种上课说小话被老师点名的错觉。

&esp;&esp;尤其是那句“说出来让我也听听”。

&esp;&esp;听得人心慌,很心慌!

&esp;&esp;自己人聚会,荀攸面对曹操的发问倒是丝毫不慌,笑着答道:“仓舒向我问起子文去了哪儿罢了。”

&esp;&esp;曹丕又看了曹冲一眼。

&esp;&esp;意思是“亡羊补牢,有点晚了”。

&esp;&esp;曹冲:“…………”

&esp;&esp;曹冲不太想搭理曹丕这个逮着点把柄就抓着不放的家伙!

&esp;&esp;曹冲一不做二不休,径直跑到曹操身边坐下,眉飞色舞地开始挥起小锄头挖人:“我刚听荀先生说,三哥此行是护送蔡邕之女回陈留。据传这位蔡先生博闻强记,书读过一遍就不会忘了,不如将来您将她请到邺城来,我有件十分要紧的事得她来做!”

&esp;&esp;曹操奇道:“什么要紧事?”

&esp;&esp;曹冲说道:“今年我们庄子的造纸作坊已经摸索出成本低廉的造纸之法,我准备印些书出来方便读书人传读!只是如今许多书籍大多是众人传抄流传下来的,错漏颇多,版本不一,想要校对好众多内容驳杂、不知真伪的典籍可不就得博闻强记之人来负责吗?”

&esp;&esp;曹冲弄了个造纸作坊之事,曹操路上已经知晓了。

&esp;&esp;不过他本以为曹冲这个造纸作坊也就做出来的纸张好用些,却不知道竟连成本也降了!

&esp;&esp;荀攸等人都是喜读书的,闻言也来了精神,抢在曹操前头追问道:“成本有多低廉?”

&esp;&esp;曹冲便给他们讲了讲,说所用的材料无非是树木、竹子、芦苇之类的,随处都能找到,压根不怎么值钱。

&esp;&esp;当初蔡伦改良的造纸术用的藤料或麻料,要么是材料不好取用,要么是占了本来用来做衣服的麻料,所以纸价很贵,大伙都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