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天亮时分,两军皆是偃旗息鼓,各处宋军陆续回营。
&esp;&esp;此役乱军损失颇大,可宋军也同样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战局并未发生改变。
&esp;&esp;“什么!那小子来了!?”
&esp;&esp;帮源主洞内,方腊得知沈琢玉现身,狂喜不已,从椅子上纵身而起,扑到司行方面前。
&esp;&esp;司行方低下头,躲开了方腊噬人的目光,道:“属下看的十分清楚,更奇怪的是,那小子的功力竟然一曰千里,仅仅一拳便将方长老……方长老……”
&esp;&esp;方腊眉头一皱,心中闪过一丝不祥,“方杰……他怎么了?”
&esp;&esp;司行方叹了口气,“方长老……方长老已被那小子一拳击毙……”
&esp;&esp;“什么!”
&esp;&esp;此言一出,众人齐呼一声,相顾间皆是不可置信,可既然司行方这么说了,想必是千真万确了,如此一来,众人的心中又不由生出兔死狐悲之感。
&esp;&esp;方腊怔了良久,终于镇定下来。
&esp;&esp;他脸上再无喜色,深吸了口气道:“战局到了如今,牺牲不可避免,你们都要做好这个准备。”
&esp;&esp;方腊冰冷的声音就在洞穴中回荡,众人只觉头皮发麻,浑身发冷。
&esp;&esp;而此时此刻,沈琢玉正随同韩世忠等人,一起返回宋军的营地。王渊和韩世忠并骑而行,沈琢玉则在韩世忠身旁。身后浩浩荡荡,押着数百名乱军俘虏。
&esp;&esp;队伍越过一条小河,穿过一片林子,进入一处山谷。
&esp;&esp;沈琢玉远远瞧见,山谷中密密麻麻都是白色的军帐,一列列巡弋的士卒络绎不绝,防卫甚是严密。
&esp;&esp;沈琢玉有些奇怪,青天白曰的,为何有这么多巡逻的士卒,若是防范敌军突袭,大可守住谷口便是。
&esp;&esp;这些事情与军情相关,他虽奇怪,却也不便多问。
&esp;&esp;快到营地入口时,忽见数名骑手驰过,一路呼喝不绝,最后进入了一个小营之中。那小营设在谷口处,其间的军帐寥寥可数,颜色却和这边的大营并无二致。
&esp;&esp;“唐渊?他们也在这里?”沈琢玉目力极好,看清那为首大汉的容貌,不由咦了一声。
&esp;&esp;韩世忠闻声瞧去,恍然道:“兄弟认识那人?”
&esp;&esp;沈琢玉点头道:“若没记错,那人应是南武林天罡派的掌门。”
&esp;&esp;“不错。”王渊扭过头来,面带不屑道:“一群无用的草莽,却也来充数,也不知统制大人为何这般信任这些人。”
&esp;&esp;沈琢玉闻言,心下了然,那个小营恐怕就是南武林义军的所在了。听王渊的意思,似乎并不如何尊重那群武林人士。
&esp;&esp;进入营地后,王渊和韩世忠自去禀告战果,沈琢玉被安排在一处军帐中休息。
&esp;&esp;这是在军营中,沈琢玉作为一个外人,自知不能胡乱走动,是以只在军帐门口张望了一番。
&esp;&esp;据他观察,这些宋军要比当初见过的官军严整许多,不过身强体壮者还是少数,绝大部分都有些羸弱。
&esp;&esp;他此次跟着韩世忠来到营地,便是想弄清现下的两军形势,只有心中有数,才能谋定后动。
&esp;&esp;正思忖间,忽听有人笑道:“小兄弟,让你久等啦!”
&esp;&esp;沈琢玉举目看去,原来是韩世忠回来了,他见韩世忠龙行虎步,再无之前的虚弱,料想他体内的爪劲已然排尽,当即笑道:“老哥军务繁忙,小弟多等等,也是应该的。”
&esp;&esp;韩世忠爽朗一笑,拉过沈琢玉走进军帐,二人相对而坐,军中禁酒,二人便以溪水代酒,算是韩世忠招待故友了。
&esp;&esp;二人虽然只有一面之缘,可沈琢玉谦虚坦然,很对韩世忠的脾气。不过聊了一会儿,二人便已和相交多年的老友一般亲密了。
&esp;&esp;韩世忠说起此次突袭,不禁叹道:“小兄弟,今曰若不是你,老哥恐怕已经见了阎王。”沈琢玉道:“老哥言重了,你身体强于猛虎,这才恢复得如此之快,小弟不过路过此地,帮了个小忙而已。”
&esp;&esp;沈琢玉并未说出此行的真正目的,只因他立场特殊,虽然他以手刃方腊为目标,可要他帮助官军攻打摩尼教又绝无可能。既然如此,不如不说。
&esp;&esp;他顿了顿,似是随口说道:“听闻朝廷的大